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因此各个部落或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物,如熊、蛇、鸟等等都曾是我们祖先的图腾,也是不同部落的标志。慢慢这些图腾就成了这些部落的代号,也就是姓,也有些部落把居住地当姓。古代部落极少,因此纯正的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姓很少。一些专家根据春秋整理下来的古姓约20余个,如妫(gui河流名)、似(si)、子、姬、封、嬴、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曼、芈、隗、允等22个姓

古姓“马屎”为什么没流传下来?

—— 来自网络

近期看到一则新闻“中国首份姓名报告出炉”,其中提到中国重名最多的名字即宝宝热名榜!那么排到前十名的名字有哪些呢?答案是:张伟、王伟、王芳、李伟、李娜、张敏、李静、王静、刘伟、王秀英!不知道你的名字是否在里面呢?

这次的内容就是与姓名有关,主题是“姓氏”!姓氏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在华夏文化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今我们提到姓氏其实就是姓,但是在古代姓和氏完全是两回事。

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妇女在氏族中有着崇高的威望,处于领导地位,彼时人类对自身的生理现象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并未把两性关系与繁衍后代联系在一起,所以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可以想见那时男人的地位是很低的。比如神话传说女娲补天,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女性在氏族中的地位,否则远古神话该说是玉帝补天了!

因为不知自己的父亲是谁,所以当时的血缘关系很乱,根据遗传学可以判断很多人智力低下或者容易夭折,后代质量肯定无法保障。因此为了区分血缘关系“姓”应运而生,“姓”人生也,如此血缘关系便区分开来,同姓之人为一个女人的孩子,在氏族内是不能通婚的!

那么最早的姓有哪些呢?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因此各个部落或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物,如熊、蛇、鸟等等都曾是我们祖先的图腾,也是不同部落的标志。慢慢这些图腾就成了这些部落的代号,也就是姓,也有些部落把居住地当姓。古代部落极少,因此纯正的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姓很少。一些专家根据春秋整理下来的古姓约20余个,如妫(gui河流名)、似(si)、子、姬、封、嬴、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曼、芈、隗、允等22个姓,然而在先秦时期,有姓的都是贵族,庶民是很少有姓的,这点要比日本强,日本是明治维新后老百姓才有了自己的姓。

那么氏又是怎么一回事?

在春秋战国以前姓和氏是分开的两回事,左传中有段话将姓和氏做了经典的解释区分:“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意思是贵族生下来就有了姓,但是只有有了自己的封地才能有氏。因此当时的贵族只有嫡长子继承王位才能继承姓,而其他儿子以自己的封地为氏,可以说氏为姓的分支。

春秋初期,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的小儿子被封在名“屈”的地方,从此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所以屈原也是楚之同姓和楚怀王同为“芈”姓,屈原的姓名完整的说是: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召氏和景氏,召、屈、景为楚国王族的三大氏,屈原也当过官,官职为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氏事物的官。
由此可以看出,姓和氏的作用是不同的。

姓首先用于别婚姻,同姓不婚,区分血缘,利于后代质量。随之时代的发展姓又增加了一个功能,那就是同姓同德,古人认为同姓即为一家人,有血缘关系,可以相互扶持。那么异姓如何同德呢,古人很聪明,想出的办法就是通婚。西周曾经分封了60多个诸侯国,其中有53个是姬姓,都是周王的子、侄、叔、伯,但是同姓不一定同德,这就是古人的天真之处,随着时代的更迭诸侯国之间的同姓亲缘关系日渐单薄,所谓同姓不婚同姓相亲的原则被一次次破坏。

氏的主要作用就是别贵贱,但是随着历史发展同姓间关系渐渐淡漠,而同氏的人往往能够清楚的说出先祖的事迹,真正做到了相互扶持。因此慢慢姓变为了虚体,氏成了实体,宗族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

到了战国后期,各士大夫和诸侯国分支出去的氏族越来越多,加上秦始皇统一后分封制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郡县制,使得原来代表贵族身份的氏渐渐地失去了以往的光彩,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与之前用来区别婚姻的姓事实上已经没有了区别!另外动乱的社会变革下之前一大批不配赐姓带氏的平民翻身农奴把歌唱一跃成为了新贵族,他们自然不屑于遵守原来的姓氏制度。

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无法考究其族姓,因此以氏代姓,后面的人没人敢说他不对,皇帝的龙须可不是宠物猫的胡须,没人敢说刘邦做的不对!从此,姓氏混言,以氏为姓,姓氏合一!

随着原有贵族的没落以及工商业的发展,很多底层的人有了能给自己取姓的资本,因此姓一下增加了很多。此时的单字姓有127个,复姓3个,相较先秦时期已经反了几翻!沧海桑田,岁月变迁,直到现在姓更是指数型增长,根据最新中国姓氏大字典,目前收录的姓氏23813个,其中单字姓6931个,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笔画最少的姓为一笔,笔画最多的姓30笔,国人常用的姓氏为李、王、张等。

据说目前最多字的姓为17字,有兴趣的可以查查看。
说一个比较奇怪的复姓“第五”,第五是汉高祖刘邦强迁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氏宗族是所封,为帝王赐姓,换句话说赐你个驴粪你也得接着!当然刘邦同志从第一到第八都赐了一遍,目前只剩下了第五还在,别的都不用了!
其实中国有很多消失的姓,有战祸等灾难的原因,也有些是因为实在不雅!

比如司马迁受刑之后后人为了避祸改为冯或同(马加两点或司加一竖);民国初期满清皇族爱新觉罗改为金、王、罗、爱、皇等;另外有少数民族为了融入汉族放弃了之前的姓氏比如北魏拓跋家族改姓元,契丹族把原来的姓改为萧等。

再就是那些因为含义不好而改掉的。比如,马屎。西汉末年有位大司徒(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叫马公,他的本姓就是马屎,因为实在不雅,皇帝叫他都要叫马屎公,皇帝怎么能说这样污秽之词?因此去掉一字改姓马!

姓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姓氏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整个历史的发展进程,以前是,以后也是!